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观察 > 建立事业合伙人制度的关注点及注意事项

建立事业合伙人制度的关注点及注意事项

发布时间:2023-06-20 14:51:100

建立事业合伙人制度的关注点

  事业合伙人模式的构建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:

  1、企业内部构建多层级合伙人架构。

  对于企业的合伙人来说,至少划分两个层级以上,一级合伙人控股企业,二级合伙人为具体企业经营单元成员。

  对于一级合伙人来说,相互之间形成命运共同体以及事业共同体关系,对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以及产业生态构建负全部责任,需要具备战略的发展眼光以及高度,能够从企业的长期发展角度审时度势,而不是一味追求短期利益和目标。

  对于二级合伙人来说,相互之间构建事业共同体以及利益共同体,同时与团队成员之间打造明确的目标,负责企业具体业务的开展,通过共担、共创、共享,推动团队经营目标及战略目标的达成。

  2、设定动态股权机制。

  企业运行过程中,即使贡献不同,但因相同股权,享有同等份额分享的“搭便车”现象较为普遍。因此,要想规避“搭便车”现象,就需要构建动态股权机制,根据业绩的递进同步分享。

  一般操作方式是基于合伙人的战略目标设定,依照实际战略目标达成情况,对合伙人开展综合考核,依据评价结果开展股权的动态调整。

  3、构建基于增量的激励机制。

  增量指的是基于不同价值产生要素通过重新组合,带来的全新价值。例如两家公司每年盈利均为100万,如果合作后,盈利为200万,则没有增量,如果盈利达到了240万,则合作具有增量。

  4、打造事业合伙人共识、共担机制。

  事业合伙人模式的核心是共识、共担、共创、共享。当前很多企业仅仅将事业合伙人模式设计成企业内部股权激励方案,强调共享,却忽视了共识与共担,尤其对事业合伙人需组成命运共同体的理解不到位。

  对于事业合伙人的选择来说,价值观是否高度一致,能否为事业持续奋斗,敢于担当,是重要的考量因素。

  5、设立科学的退出机制。

  首先,对于事业合伙人由于个人过错,需退出合伙人团队的,如违反企业相关规定或给公司带来了重大损失,即使股权增值,退出时股权需按照出资成本退出;对于企业经营困难退出的,须依照股权机制和出资成本孰低退出,遵循不获利原则。

  其次,事业合伙人有个人原因由于辞职、离职退出,或者由于业绩不达标被淘汰退出的,遵循不获利原则。

  第三,事业合伙人由于疾病、退休或丧失行为能力退出,或由于企业战略调整,事业合伙人不再能担任原职位的,可遵循正当获利原则,按照事业合伙人的实际股权确认分享利益。

事业合伙人

建立事业合伙人制度的注意事项

  1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

  合伙人机制最核心的要素是建立一种良好的沟通机制。只有当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畅通无阻时,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协作的效果,提高企业的整体创造力和竞争力。

  2、制定公平的激励机制

  合伙人机制的实现需要制定公平的激励机制,让每个员工都能够获得应有的利益和回报。这有助于促进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共赢,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  3、强调团队协作

  在合伙人机制下,团队协作是非常重要的。企业应该鼓励员工之间互相支持和帮助,共同完成任务,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长。

  4、建立透明的管理制度

  合伙人机制需要建立透明的管理制度,让员工了解企业的管理决策和运营状况。这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,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。

  5、坚持持续改进

  合伙人机制需要不断地优化和改进,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变化。企业应该积极收集员工的反馈和建议,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,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。

实施事业合伙人制度要注意什么问题?

  1、避免完美主义

  有些老板总是想要琢磨出一套完美的方案,但是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十分完美的方案,因为内外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,想的太尽善尽美反而会错过最佳时机。在实施合伙制度的过程中要建立迭代思维,在推进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。

  2、避免等到所有人接受后再实施

  等到公司所有人接受再实施的话,那么你等到黄花菜凉可能都实施不了,首先我们要弄清楚:公司实施合伙人计划,其目的不是把合伙人作为一种身份来嘉奖,或当做是一种福利来颁发,而是为了从中选拔具备创业能力、创新精神的人才,给这些人才搭建成就自身的舞台,从而也成就公司。

  合伙人不是身份的嘉奖,更不是福利,也不是所有员工都能成为合伙人,合伙人是需要共担共创共享精神的,需要和公司休戚与共。只要有部分核心人员认可、接受公司推出的合伙人计划,即可开始实施,有些核心人员起初不接受不代表他以后也不会接受,公司依然有职业经理人制度可供他发挥。

  以上是关于“建立事业合伙人制度的关注点及注意事项”的相关介绍,供大家参考。咨询事业合伙制设计,欢迎致电中略咨询。

  本文由中略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整理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lgz.com.cn/zlarticle/468.html 。